banner
欧雷

欧雷流 on-Ch@iN

🫣
follow

質疑 Web3,理解 Web3

聽到「Web3」這個詞,你會作何反應?

至少從我發布的前兩篇文章評論區來看,大部分人留言「坐牢」和「割韭菜」這類文字;可見他們並不了解 Web3,而且 Web3 被嚴重地妖魔化了。

質疑 Web3 是合理且應該的,任何事物都需要被質疑,這才能越來越接近其本質;但他們那不是在質疑,而是帶著偏見在歧視。

本文將闡述我對 Web3 的理解,以此為其正名。

為何去中心化#

內容創作者是我眾多身份中的一個,雖說我有經營了 10 多年的個人網站,但在當下這個時代若想自己所創作的內容被更多的人看到,不得不借用內容平台的潛在流量。

作為內容創作者來說,最苦惱的事情莫過於沒人看自己用心創作出的內容,要真是自己水平問題那還能接受,但若是因為被內容平台進行限流、僅作者可見等處理了導致的呢?

被處理後收到的系統通知往往是「你的內容不符合規範」這種語焉不詳的文案,根本看不出自己的內容到底哪裡不符合哪條規範。

更不合理的是,通常沒有有效的申訴途徑 —— 要麼是壓根兒沒有申訴入口;要麼是申訴了無人處理;要麼是處理的人隨便糊弄 —— 在內容平台面前,創作者有尊嚴可言嗎?

這還只是我與他人所遇到的種種問題中的一個事例,它們之間的共性是中心化平台很難最大化公正性,主要原因是:

  • 權力集中在運營方手中,沒有任何外部人員參與決策的部分;
  • 平台規則不夠細緻,因大量模糊用詞而造成很大的可操作、可任意解釋的灰色地帶;
  • 平台對用戶生產的內容的處理過程不透明,被用戶監督的體系缺失;
  • 舉報申訴的反饋機制很不完善,維權十分複雜,甚至可能無法維權。

用戶與中心化平台之間的關係不完全是對立的:

  • 平台可以有自己的規則,在用戶觸犯時對其進行懲罰,這些都是合理的;
  • 平台的規則可以不完善,在用戶有理有據地提出異議時能夠虛心接受並改進,而非蠻橫專制地強詞奪理,這是想把平台做好的運營方該做的;
  • 用戶為平台生產數據,平台為用戶提供流量或其他價值,這本是雙贏的事。

可正如上述的幾點「主要原因」,中心化平台很難做到這些看似簡單的事,那麼用戶的權益就無法很好地得到保障,只留下 3 個選項:

  1. 直接離開;
  2. 抱著最後的希望想辦法申訴下試試;
  3. 繼續忍著被近乎無盡的凌辱,直到無法忍受。

無論選擇哪個選項,結果很可能都是「離開」。

可是,離開了,然後呢?是不再做相關的事情了嗎?還是說再換到其他同類中心化平台上?難道那個平台就大概率是能很好地保障用戶權益的?

一個真正以人為本的數字服務的大致樣貌,我在《閒聊個人服務:革「to C」的命》中進行了描繪。

最終,那些注重自身權益且有所想法的人,都將目光投向了「去中心化」的平台,並視其為救命稻草。

如何去中心化#

當談論「去中心化」時,必須要明確被去中心化的事物是什麼,如數據所有權、數據控制權、計算方式、通信方式等,否則就會雞同鴨講,驢唇不對馬嘴。

有些人秉持的是絕對去中心化主義,但這就像想要絕對自由及平均主義一樣 —— 痴心妄想。

實現「去中心化」需依賴於分佈式網絡結構,即一個網絡中的節點間可相互直接通信,無需經過某個擁有控制權的中轉節點,那個中轉節點就是「中心」。

也許有人會有疑問 —— 沒有「中心」統一指揮調度的話,網絡中的那些節點豈不是亂套了?!它們之間還怎麼進行通信與協作?!

拋開計算機網絡不談,看看人類是怎麼做的 ——

人類個體間的通信需要借助符號、語音等能夠傳遞信息的媒介,同樣的媒介單位在不同的體系中的含義會不一樣,只有兩人在處於同一體系時才能進行通信,比如都用漢語交流。

那麼,人類個體間在沒有指揮者的情況下是如何朝著一個方向使力協同工作的呢?大概有下面幾種:

  • 文明、民族的文化、傳統、習俗;
  • 國家的法律法規;
  • 組織的規章制度;
  • 彼此間磨合出的默契。

這些都是參與者之間所達成的共識或要遵守的規定,靠最終形成的一致的規則去約束並協調每個個體的行動,從而完成某個具體任務。

綜上所述,「相同的媒介體系」與「一致的行動規則」是實現「去中心化」的關鍵所在!

將視角轉回到計算機領域,「相同的媒介體系」就是數據類型與編碼,「一致的行動規則」則是協議與標準。

另外,正如上文所說,絕對的「去中心化」是不存在的 —— 在一個整體看起來是分佈式的網絡中,其中的某個節點也可能是一個有「中心」的更小型網絡。

Web 的迭代#

人們當下的數字生活離不開 Web,無論是瀏覽網頁或使用原生客戶端應用,都很依賴於它。

從 1989 年誕生至今,為滿足各類需求 Web 相關技術已經得到蓬勃發展,甚至當下的發展方向有些遠離其發明者的預期了。

在這 35 年中,因生產生活中使用方式與思想浪潮的變遷,每幾年就會出現一些集中性的特點,以此去分期斷代,並在「Web」後加上自增的數字命名。

很多介紹 Web3 的資料會將其描述為「Web 3.0」,或與「Web 1.0」和「Web 2.0」放在同一層級進行比較 —— 作為一個措辭敏感的人,實在很難認同。

把表示「代」的數字用「X」替換的話,有「Web X.0」和「WebX」這兩種構詞形式,它們之間的含義有很大差異。

代與代之間並非取代的關係,而是共存,哪個占比更多就是「主流」,占比少的不會完全消失,但會被「忽略不計」。

Web X.0#

Web 是由 Tim Berners-Lee 在 CERN 時發明的,最初的目的只是為了能夠在互聯網上共享以圖文為主的資料文檔等,天生就有「去中心化」的基因,自己電腦就可作為伺服器。

那時,CSS、JS 都還沒有出現,PHP、Java 就更不用說了,網頁不光是完全靜態而無法交互的,也看起來很是簡樸 —— 正如當時人們的想法一樣 —— 僅僅是知識共享而已。

隨著令網頁變得更漂亮以及從各種意義上來說變得動態化的支撐性技術的出現,網頁開始向個性化、商業化的方向發展,進而逐漸湧現出五花八門的個人網站、商業網站,讓 Web 充滿朝氣。

大約在 2004 年之後,Web 的主流應用形式轉向社交化、平台化,大量 SNS、XaaS 類產品迎面撲來,占領人們日常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平台方掌握大量用戶與數據,商業價值水漲船高。

以 2004 年左右為分界點,之前 Web 的應用形式主要為信息發布類內容網站,這對用戶來說內容是「只讀」的,被稱為「Web 1.0」。

而之後 Web 的應用形式則更多的是用戶可參與內容創作和分享互動的平台服務,即「可讀可寫」,被稱為「Web 2.0」;這時明顯地呈現出中心化特徵,與 Web 的初衷相違背。

上文是從 Web 的應用形式進行斷代的,作為 Web 發明者的 Tim Berners-Lee 並不認同,他在自己筆記中從技術發展與解決問題的層面劃分為:

  • Web 1.0—— 建立全球性的文檔與數據之網;
  • Web 2.0—— 增強信息訪問的安全性;
  • Web 3.0—— 構建提高數據互操作性的語義網。

其中,「Web 3.0」就是借助一系列的協議、標準與技術,使網頁內容強化為易被機器讀取並理解的結構化數據,將整個 Web 變成龐大的知識圖譜、智能網絡。

Tim Berners-Lee 所構想的「Web 3.0」可用去中心化的方式應用於知識工程、人工智能、萬物互聯、社交網絡等領域。

WebX#

在 Tim Berners-Lee 所構想的 Web 中,「去中心化」是天然的、無需特意強調的,但在實際的應用中偏離預期走向了以中心化平台為主流的模式。

這時,以比特幣為首與 Web 相關技術不同的另一個同樣是去中心化的區塊鏈相關技術誕生,由於是在中心化平台橫行的時代背景下且自帶貨幣體系,它的「去中心化」帶有叛逆的意味。

加密貨幣交易與記錄不可篡改是區塊鏈的基本特性,因而發展出以加密貨幣為中心的各類金融活動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目前區塊鏈相關技術應用相對成熟的領域就是去中心化金融,即「DeFi」;因其具備股票、外匯交易等的特點,並且無監管,很容易造成經濟損失,需要十分慎重。

區塊鏈相關技術的應用領域或多或少都會帶有金融屬性,也形成了相應的文化與行業,也就是「Web3」。

之所以叫「Web3」,跟上文中闡述的 Web 應用形式層面的「Web 2.0」的中心化特徵有很大關係,同時與 Tim Berners-Lee 所構想的「Web 3.0」之間可以說有較大差異。

為了與未採用區塊鏈相關技術的 Web 關聯產品與行業劃清界限,將它們稱作「Web2」。

結語#

本文從個人的經歷與理解出發,述說了去中心化的原因與底層邏輯,並試圖解釋了「Web X.0」和「WebX」這兩種對 Web 分期斷代形式的含義。

我致力於探索研究面向個人與家庭去中心化及數智化的解決方案,從這個角度看無論是 Tim Berners-Lee 的「Web 3.0」還是「Web3」都無所謂;但若考慮到我的職業發展,那就唯有「Web3」。

Web3 是個黑暗森林,到處潛伏著對自己資產虎視眈眈的人,需要無時無刻地提高警惕,謹慎對待一切,才能保全自己 —— 這就是無監管的弊端,想要自由的代價!


本文其他閱讀地址:個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